互联网+法律这个千亿市场据说被BAT看上了

中国宁波网·活动平台 来源:  发布时间: 15年07月20日 09:20

今年以来,“互联网+”如日中天,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的步伐越来越快,不管是金融还是农业,快马加鞭,无一例外。嗅觉一向灵敏的互联网巨头BAT,早已将战火烧到了餐饮、打车、教育、医疗等领域;而就在近日,坊间又传出其或将进军法律行业的消息。BAT+法律将催生出怎样的新模式?难道今后选律师也能够像在淘宝上买东西一样挑挑捡捡?

虽然听上去像个笑话,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法律市场,就会发现,越是信息不对称、越是痛点多的行业,互联网的作用就会越大。

而作为互联网革命中的巨头企业,BAT也早已脱离初级玩家身份,开始从资本角度重新审视市场并寻找新玩法:百度糯米刚宣布未来三年要砸200亿挑战美团市场,阿里在和蚂蚁金服完成关系重组后狠砸60亿复活口碑网,腾讯则成为投资活跃分子,光是在O2O领域的布局就超过25亿美元…细想这两年BAT在互联网+领域的种种动作,也愈发觉得进军法律行业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若传言不假,“互联网+法律”必将成为BAT开战的新战场。

进军“互联网+法律”的BAT猜想

腾讯是“互联网+”的倡导者,并率先启动全国“互联网+”布局。截至2015年7月,腾讯已与8个省份以及31个城市就城市创新与IT服务升级等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而早在2014年,腾讯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智慧城市“掠夺战”,实践者正是拥有强大腾讯基因的微信。去年12月,从大本营广州开始,微信陆续接入城市服务(包括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先后已有11个城市完成服务对接。有了城市公共服务作为基础,腾讯在这个时候欲将触角延伸至法律服务,实为天时地利人和。

当然,如果形势一边倒,此次猜想就不富趣味性。巧的是,阿里巴巴同样垂涎于智慧城市共建,且在这场掠夺大战中并未示弱。同时打通支付宝、微博、淘宝三个平台入口,陆续完成11个城市服务对接,成绩同样傲人。近期,支付宝钱包更是顶着舆论压力完成了史上最具争议的改版,被戏称为“披着支付宝外衣的微信+大众点评”。虽外界褒贬不一,但这次大改也喻示阿里巴巴正努力突破自身产品局限,并有意与腾讯来一场“友好”的竞争。

百度虽未正式加入智慧城市之争,却也在其他领域频频发力。从整体战略上看,百度早已调转枪头,将核心从“连接人与信息”延展到“连接人与服务”,最为典型的就是医疗领域。在第二届“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上,百度便表示将强势抢滩,打造医患双选平台,构建闭环服务模式。若能在医疗领域拔得头筹,再切入与其类似的垂直法律领域,哪怕是先期在资源布局上稍有落后,百度也未必打不了胜仗。

由此看来,BAT三家进军“互联网+法律”乃势均力敌,那么,深受巨头青睐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市场?

“互联网+法律”的千亿市场

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法律服务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2017年则将达到5000亿元。法律服务俨然是个庞大的市场,千亿级的巨大号召力之下,互联网巨头不能不重视。

然而在法律服务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却鱼目混杂,找律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通常意味着高门槛、高消费,此中更不乏乱收费、潜规则等问题。前些年,寰寰姐的一个朋友遇上官司,找律师的过程苦不堪言,他吐槽说“求人难、跑断腿、乱收费,找一个合适的律师实在太难了。”即使找到律师了,后期办事依然拖沓,朋友红着眼圈说:“打官司害死人。”

而看上去光鲜的律师行业也实则未然。大多数律师同样被“找不到合适的案源”所困扰。律师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沉淀在自己的法律专业能力上,可现状是,他们不得不花费大把时间在自我营销上以便获得足够案源。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与颠覆,对于法律行业而言,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目前仍鲜有公司愿意尝试将法律同互联网结合。但也正因此,率先破冰走上“互联网+法律”的企业反而赢得了先机,并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互联网+法律”现状

现有的“互联网+法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检索导流类:最传统的法律+互联网玩法,代表企业有中顾网、找法网。与其他信息平台一样,该类网站上罗列了律师的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和基本介绍,有法律需求的用户凭以上信息选择律师并进行线下沟通。

法律工具类:此类网站以法大大和无讼案例为代表。法大大以电子签名为服务切入点,采用实名认证技术、可靠的电子数字签名技术、时间戳技术及防篡改技术,确保电子合同签署的法律效力。无讼则是律师端较为热门的案例搜索工具,已积累超过1000万的法律相关案例。

交易平台类: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互联网+法律”模式。在此模式基础上,又衍生出专注知识产权领域的知果果,提供标准化法律产品的绿狗网和快法务,以及通过独创的律师竞标模式、第三方平台支付监督等实现法律服务保障的赢了网。

细数之下,看似平静的“互联网+法律”领域,原也早已暗潮涌动,现阶段无论哪种模式,都急需资本注入。而互联网创业环境发展至今,投资已成为双向选择的过程,投资者看重商业模式、创业团队实力;创业者更看重投资者能够给予的资源和创造的发展空间。这一场“互联网+法律”之战,哪家企业能获BAT巨头青睐?BAT之中又是谁将抱得美人归?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张卓栋 ]

相关新闻

甬城活动

更多

优惠折扣

更多

宁波影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