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胡松青——慈城最后的制秤匠人

中国宁波网·活动平台 来源: 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 14年05月26日 09:05

67岁的胡松青——慈城最后的制秤匠人

67岁的胡松青——慈城最后的制秤匠人

如今,胡松青是这个地方唯一的制秤匠人。

67岁的胡松青——慈城最后的制秤匠人

包铜皮

67岁的胡松青——慈城最后的制秤匠人

校秤

67岁的胡松青——慈城最后的制秤匠人

打眼,按上秤钩、秤钮

67岁的胡松青——慈城最后的制秤匠人

钉秤花

你会看杆秤上的刻度吗?

不是电子秤,而是那种用手拎着的老式木杆秤,秤杆上有一排疏密有致的小孔,秤杆下方悬着一个铁皮秤盘的手工秤。

老话有说:“不识秤花,难以当家。”可在电子秤随处可得的今天,这一杆老秤,看起来很是稀罕,年轻人大多不识秤花。

慈城镇民主路1号,木质结构的小店面,门板上淡淡地用粉笔写着“秤店”,门楣上挂着几秆秤,秤盘随风摇晃,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不由让人想到“风烛残年”这个词。

67岁的胡松青穿着陈旧的衬衫,袖口处已磨得发白。他坐在桌子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走进光线暗淡的店铺里,霉变的旧秤、铁皮、铁钉、铜丝、木杆、榔头等,堆得满地都是。

说起制秤技艺,胡松青家可谓祖传,爷爷和父亲都是制秤的。在他16岁那年,父亲带他进了当时慈城的黑白铁社工作。从此,他除了做秤,就没干过别的。

在胡松青的印象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木杆秤的生意最好,到了90年代渐趋式微,被电子秤逐渐取代。

1986年,胡松青开了这家秤店。

制秤50多年来,他做过小秤、大秤、钩秤、平秤等各种类别的秤。别看这小小一杆秤,复杂到要十几道工序。胡松青的工作台上,一字排开着十几种工具———锯子、刨子、铁斧、铁锉子、凿子、钻子、墨斗……

如今,30公斤的小秤,胡松青一天可以做三四杆,100公斤的大秤一天做一杆。

“现在买木杆秤的人很少了,只有附近的农民,收废品的破烂王。”胡松青说。

一秆秤卖多少钱?

“这种细的,30公斤的杆秤80元,那种粗的,100公斤的,200多元。没人买喽,也没人学。以前带了几个徒弟,学一阵子就学不下去了。”

尽管现在没什么生意,但曾经有人出很高的价钱让胡松青做虚秤,把一斤的秤做成9两,他拒绝了。“做秤如做人,要公平正直,缺斤少两的事情做不得。”

记者 陈也喆/文记者 王 鹏/摄

制作步骤:

1.选材。根据杆秤的承重选取木杆。

2.刨圆。手工刨圆,做到从小头到大头顺直圆滑。

3.浸渍。将木杆放入石灰池约半个月,木杆颜色转黑红色,如果想快,石灰池加碱。

4.包铜皮。晾燥后,在大小头包铜皮,在大头上打眼,按上秤钩、秤钮。

5.校秤。用专用砝码校压,用步弓划出公斤分度值,这是做一杆秤的关键所在。

6.钉秤花。先在秤杆上从前端到末端划一条直线,按计量部门规定标准,在直线上钻小孔,在孔上插入细软铅丝,用钉秤特用的“快刀”割断铅丝,然后轻轻敲一下,便在秤杆上留下了“秤花”。

7.用油石水磨秤花。

8.上油擦拭。

[责任编辑: 张卓栋 ]

相关新闻

甬城活动

更多

优惠折扣

更多

宁波影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