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韩少功访谈:语言是一种有生有死的活物

中国宁波网·活动平台 来源: 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 14年06月16日 09:34

著名作家韩少功访谈:语言是一种有生有死的活物

三江访谈

宁波晚报 记者 陈晓旻/文 通讯员 胡利江/摄

人物名片:

韩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引起各方争论,2000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小说百部经典”之一。新世纪创作的长篇《暗示》、《山南水北》、《日夜书》等均产生了不小反响。1995年与同仁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任杂志社社长。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鲁迅文学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

6月5日,韩少功和林白、贾平凹、周大新、李佩甫等著名作家应邀来慈溪参加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颁奖活动。

记者:先给我们介绍下您这次获奖的小说《日夜书》,除了人民文学双年奖,它还获得了其他的一些奖项,读《日夜书》感觉它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作品,同时很有现实性。

韩少功:《日夜书》是一本描写知青一代人群像的小说,从他们知青年代一直写到现在,但重点还是这代人在当下的命运。因此它是一本献给命运的书。往大里说,每一代人的命运也许都是悲欣交集的,沉重中有温暖,严酷中有微笑。因此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每一代人对其他代际的命运故事都不会特别陌生,甚至互有同构性。如果没有这种同构性,文学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有兴趣听他人喋喋不休说一些与我们无关的琐事。我们愿意倾听,是“他人”多多少少藏有“自我”的影子,前人或后人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我们人生的预演或重演。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卓栋 ]

相关新闻

甬城活动

更多

优惠折扣

更多

宁波影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