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宁波元宵节习俗:上灯汤果 下灯汤团

中国宁波网·活动平台 来源: 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 15年03月05日 11:33

老宁波元宵节习俗:上灯汤果 下灯汤团

西江古村鄞州非遗馆内,元宵灯谜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参加。记者 王鹏 摄

自制元宵灯

虽说今天才是元宵的“正日子”,但在老宁波的传统中,元宵节从正月十三“上灯夜”就已开始,经历正月十五“正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下灯”为止。

“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要在门前挂灯。哪怕家境再困难,也要挂一盏造型简单的‘三角灯’,图个吉利。”市民俗专家沈志远说。

早从正月初七、初八起,人们就开始忙着搜罗做灯笼的材料:半透明的“韧皮纸”(或者宣纸)、竹篾、细绳、浆糊,“尤其是灯里用到的蜡烛,一定要红蜡烛。”

自家制的灯笼以“兔子灯”、“鲤鱼灯”、“黄鱼灯”为主,“造型设计简单,但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景,例如兔子灯象征孩子活泼可爱,鲤鱼灯象征鱼跃龙门等。”沈志远说。

因为是自家做的灯,体积和重量都不会太大,起码五六岁的孩子要拎得动,毕竟正月十五“行灯会”,孩子们才是主角。

“请”祖先赏灯

做好灯笼,等到正月十三,天色渐暗的时候,家家户户就迫不及待将摇曳着红光的灯笼挂到自家门前。

相较于正月十五“行灯会”的热闹,沈志远说,正月十三的“上灯”更具有教育意义。

讲究的人家,在“上灯”前,会先把自家的祖先“请”出来,在祖先的神位或画像前,点上三炷清香,斟满一杯清茶,再盛上一碗“酒酿汤果”。

沈志远说,祭祀举动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长辈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晚辈不要忘本。

“上灯”前的祭祀活动如今渐行渐远,但元宵“闹花灯”的习俗传承至今。“闹花灯”主要包括赏灯、赛灯、行灯会、猜灯谜、吃汤团、放焰火和社火百戏等。

相传,元宵本不是民间的节日,只和帝王家有关。每年到这一天,帝王家都是“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对百姓的管束却很严格,甚至实行“宵禁”。可无论采取怎样的禁抑措施,都无法阻挡民间的狂欢热潮,每到元宵,仍时时可见满街的游玩者,各种歌舞表演和笑闹演出。

因此,“在过去,各种元宵活动多是由商会、商家等民间组织出面;相邻村庄间也会搞‘联谊’。”沈志远说。

在封建社会,年轻女子平日不允许随意出门,而元宵节赏花灯却为她们提供了一个结伴出游的机会。这一天,未婚男女以赏花灯为名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男女青年也借机和自己的情人相会,于是就有了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名句。

正月十八“下灯”并不是统一的。沈志远说,有些人家为了庆祝平时祭拜的菩萨的生日,会晚两天再把灯摘下来,这叫做“拜后灯头”。

别错过“下灯”的汤团

元宵要吃“元宵”,但指的并不只是“宁波猪油汤团”。沈志远说,民间素来有“上灯汤果,下灯汤团”的习俗。

其中,“上灯汤果”指的用糯米搓成的细小珍珠圆,一般用来跟酒酿一起烧,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甜羹。

这其中还有个小故事:相传唐朝镇海有个大户人家,元宵夜出门赏灯,深夜未归,留守的丫头感觉肚子饿,就从供奉菩萨的桂圆、红枣等各种供品里各抓几把放在一起烧,想着垫垫饥。

锅里刚飘出香味,丫头尚来不及尝一口,主人就回来了。丫头一时情急,谎称是为主人准备的宵夜。主人半信半疑,盛了一碗来试,味道香甜,甚是喜欢,丫头也因此逃过一劫。后来,这碗羹也被称为“丫头羹”或“百果羹”。

而“下灯汤团”除了我们通常说的“猪油汤团”外,还包括“蒸团”。“图的就是团团圆圆。”沈志远说。

沈志远说,在镇海农村,人们还有元宵吃“糊拉羹”的传统,就是将杂鱼和米放在一起烧成羹。而同样类似的吃法,在象山石浦等地则被称为“糊粒”,并被人们给予了“发财”的愿望。

对于过去的人们来说,正月十五吃过汤团,摘下高挂的灯笼,新一年的忙碌劳作就此开始了。

记者 石承承 

[责任编辑: 张卓栋 ]

相关新闻

甬城活动

更多

优惠折扣

更多

宁波影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