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会馆。
第六站·聊城
大运河穿长江过黄河来到山东聊城,带来了客商,更带动了当地商贸的繁荣兴盛。如今,富丽堂皇的山陕会馆足以见证其当年繁华,而“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谚语则成为大家遥远而美好的记忆。
前日、昨日,《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来到第六站:聊城。记者循着明清时商人的足迹,一路寻觅,感受到“江北一都会”聊城往昔的繁华商贸。
记者 李臻
聊城位于京杭大运河中间位置
采访团首先来到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作为本次采访活动的专业向导,带领大家了解有关聊城的运河文化,而记者着重邀请他介绍了其中的商贸文化。
陈清义指着中国大运河水道图介绍说,聊城位于中国大运河的京杭大运河中间位置,他说:“明清时期,得益于漕运的兴盛,这里成为运河九大商埠之一,康乾年间已成为鲁西最大的物资交流中心。”因此,聊城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多年。
大运河聊城段,流经今聊城市下辖的东昌府区、阳谷县、临清市境内,全长98.75公里。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于大运河漕运的终止及水源不足,此段运河逐渐废弃,古河道及部分相关文物却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目前,聊城境内的运河主要靠黄河水补给,水量较充沛,但与济宁境内的运河已不再以水相连。
乾隆曾从崇武驿大码头上岸
走在聊城市区的街道上,可以看到“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的大型宣传牌,这是聊城对自己发展的定位。运河和徒骇河穿城而过,水道交错,东昌湖环绕在古城边,聊城市区大片的水域在缺水的北方确实难得。
漫步在运河岸边,只见有的地方还停靠着游船。两岸的建筑很多统一修建为古色古香的楼阁,仿佛要把人们带回到几百年前那繁华热闹的商埠图景里。
在一处不太起眼的石岸,有一对镇水兽静卧岸边。从小就在这一带长大的78岁老人张怀兴告诉记者:“这是崇武驿大码头,俗称‘大码头’,原来是官府老爷用的,我听说过以前康熙、乾隆爷到聊城时,就是在这里上岸的。”他又指着北面不远处的一处码头,告诉记者,“这个我们叫‘小码头’,是早先年做生意的船停靠的。”
沧桑山陕会馆见证昔日繁荣
在聊城,让记者感到最为惊艳的是山陕会馆。陈清义介绍说:“明清时聊城商贾云集,东关运河沿岸有山陕、江西、苏州、赣州、武林等八大会馆,其中山陕会馆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会馆建筑。”
明清时,为了缓解侨寓旅舍之急,各省商人纷纷开始集资捐银修建会馆,以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抵抗外来竞争。山西、陕西商人在当时聊城的商业势力是最大的,经商人数也最多。乾隆八年(1743年),山西、陕西客商就集资合建了这么一处两省商贾集会、奉祀关帝的处所,整个会馆历时六十六年才具现在的规模,耗银六万零四百余两。
走进会馆,记者发现庙宇和会馆在这里和谐结合,山门、戏楼、钟鼓楼、碑亭夹杂其中,据介绍共有160余间。会馆中最令人称道的是木雕和石雕艺术,主要建筑的116柱础,都刻有花、鸟、兽等装饰,栩栩如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这座建筑群,是目前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会馆,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商业史、经济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以及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的珍贵资料。
南有苏杭 北有临张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这是当年人们对中国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表述,苏杭指的是苏州、杭州,而临张,指的就是聊城下辖的临清市和阳谷县张秋镇。
在临清,运河钞关、鳌头矶、舍利宝塔……这些太多谜一般的印记,令人遐想。
据介绍,明清时期,运河与卫河在临清交汇,水运的优势带动了经济的繁荣。有人形容盛极一时的临清“科第接踵,舟车毕集,货财萃止,诚天下佳丽之地用”,特别是自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会通渠开通后,漕运兴盛,临清成为汇集七省漕粮北运的中枢和内陆通往北京的咽喉要冲,大小船舶成百上千,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当商业借助了运河交通之势,蓬勃兴盛起来之后,临清一时富甲天下,运河钞关是明清时全国八大钞关之首,每年征收船料税银800万两。
当记者走在张秋古镇上,除了偶尔映入眼帘的古建筑,更难相信这里曾是一个繁华名镇,这里除了风沙大,还有漫天飞舞的杨絮让人呼吸不畅。但不可否认,历史上张秋的地位很是特殊,它位于临清、济宁两大运河枢纽城市之间,是水道要途,早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张秋镇的商贸经济达到鼎盛,居住在运河两岸的经营手工业和商业的已有数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