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神话剧”“中国戏剧界的良心”“第三次小剧场话剧革命的标志之作”,这些称号都归属由周申编剧兼导演的话剧《驴得水》。这位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凭什么一剧惊人?荒诞喜剧《驴得水》即将于5月4日、5日在宁波大剧院上演。编剧、导演周申把这部戏比成丰富的油画,“这个作品很满,没有一场不关键的戏,绝无尿点。”他试图通过戏剧传递力量,“通过一部戏,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在这部戏之后,观众会感同身受,笑完之后,或许会有一颗种子被种下。”
“驴得水”确有其事
民国年间的一个乡村,贫穷且缺水,老师们带着教育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的理想,办了一间小学。在入不敷出、没有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学校里一头拉水的驴子被当成了老师“驴得水”申报上去,领一份工资,以解决学校财务的困窘。这是话剧《驴得水》的开头。这部戏被冠以“荒诞现实主义”的名头,从一头驴开始探讨知识分子的命运,被誉为近几年最优秀的小剧场话剧。
该剧的导演兼编剧周申曾经创作导演音乐剧《白日梦》和话剧《如果,我不是我》。周申告诉记者《驴得水》来源于真实故事,从一个在甘肃支过教的朋友那里听来的真事。“我跟另一个朋友聊,才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场好戏的契机开了个头,后面可以充分发展和演绎。”剧中的四位主人公,经过设计,代表了导演眼中知识分子中的四种类型:正直无私、富有抱负,却性格软弱、容易妥协的校长;锋芒毕露、充满反叛精神的“愤青”周铁男;年纪稍长、精明、务实、小心谨慎的裴魁山;充满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精神的张一曼。“这些人物,都来源于我对身边的知识分子长辈和同辈人的印象,也是我在生活当中感到善良、美好的一群人。这里概括出来的,是我觉得最可爱的那些类型。”周申说。
不玩先锋只有故事
每个人物都有用,每条线索都有寓意,故事紧凑而丰富,这是很多人对《驴得水》惊叹的地方,这部已经公演了近百场的话剧票房火爆。
作为小剧场戏剧,这部戏的长度超乎常规,达到三小时,且仅靠灯光亮灭来换场,一场接一场,中间没有中场休息,故事内容密集。“有人说,戏剧舞台上现在不再讲故事,不再讲矛盾冲突了,我们这个戏恰恰就是按照最基本的编剧法则来讲故事。”周申说得很实在,“在没有学习戏剧之前,我觉得什么都是先锋,可当我学习了戏剧后,了解了各种表现形式,就不觉得现在一些形式先锋了。”他还直言现在有些戏不好看,是创作者不会写自己或身边的生活,也不敢写自己或身边的生活。
周申始终认为好故事是基础,“作为戏剧,首先要有故事,一个好故事是一部好戏的基础,而戏剧的根本是冲突,如果戏剧中没有冲突,那么它就不是戏剧。”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沈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