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国》作者王跃文来甬谈创作讲故事

中国宁波网·活动平台 来源: 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 14年03月24日 08:57

《大清相国》作者王跃文来甬谈创作讲故事

记者 崔引 摄

2013年年底,因为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一度卖至脱销。小说出版方湖南文艺出版社紧急加印了新版本,这本小说被读者称为“官场教科书”。

昨天下午,《大清相国》的作者、作家王跃文到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作题为《〈大清相国〉的时代及其历史回响》讲座。尽管距上一次来宁波已经时隔四年,但他对宁波的好印象还是一如既往,“宁波这个地方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地方。我总想,如果我们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文明程度、文明素质,能像宁波这样,那么我们的中国梦可能就实现了。”

记者 林旻  

说创作:历史小说创作要尊重史实

198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跃文被分配到了家乡湖南溆浦的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后来调入怀化市政府办公室、湖南省政府办公室,写的多是官样文章。2001年10月,王跃文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到了湖南省作家协会。

十多年前,王跃文以一部描写当代官场的长篇小说《国画》进入大众视野,小说在两个多月之内重印五次。之后相继推出了《梅次故事》《亡魂鸟》《朝夕之间》等作品,被媒体冠以“官场文学第一人”的美称。

写《国画》的时候,王跃文给自己立下一个宗旨,把官场八小时之内的工作全部留白,就写官场外的生活,“八小时之内的开会、批文件,那些也没一点意思。那些东西你要把它做得很文学化也做不出来。我认为反映官场文化与人性,主要是官场八小时之外。”

《大清相国》的主人公陈廷敬,14岁中秀才,21岁中进士,在清朝为官五十载,官至相位,退休以后还是被康熙皇帝召回襄理朝政,是一个几近完美的清官、好官。“为什么这样一个官员后人并不知道他呢?读书人只知道他是《康熙字典》的总编之一。就跟他做人做事的性格有关。为人很低调。”

在动笔之前,王跃文阅读了大量的史书,“《大清相国》中写到的所有历史事件,都是在康熙朝发生过的,只不过有些和陈廷敬有直接关系,有些没有,写小说的时候难免移花接木,让陈廷敬作为一个参与者,这也是符合历史小说创作规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的《清史编年》给了王跃文很多实据,让他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现场,“它有12卷,近700万字。从清顺治开始每天发生什么事情,大臣们是怎么奏报的,皇帝是怎么批示的,下面是怎么执行的,一天天记载下来。”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杂书和明清的笔记小说,“我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一本书是《清俗纪闻》,是日本宽正17年(1799年)刊印,详细记述乾隆时代中国福建、江浙这一带人的日常生活,房屋怎么建的,衣服怎么穿的,过年过节的风俗,连古人早上起来怎么洗脸的都有。”王跃文称,对于无法亲历的时代,这种阅读能帮助写作者真实地触摸到历史的肌理,感受历史的体温。

说作品:小说不是政治教科书

王跃文坦言自己对官场小说的兴趣,来源于过去长期在政府部门的工作经历,因为熟悉里面的人和事,对其中的世道人心有自己的体察和感悟,借助小说来表达不吐不快的冲动。

但是对于“官场小说第一人”这个称呼,王跃文本人一直不认同。他更愿意将《大清相国》定位为历史小说。“其实大家关注我所有的作品的话,就会知道我不仅仅写官场小说,也写历史、乡村,杂文、随笔,还有所谓的知青题材。我是很不赞同以一个题材去划分一个作家的,只不过因为大家对社会的关注度高,所以对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更加关注,所以官场小说就遮蔽了我其他的作品。”

在书中,王跃文将陈廷敬的性格和为官之道归纳为“等、稳、忍、狠、隐”五字诀。“按照古人的说法,他是一个循吏,其实在生活当中需要大量这样的循吏,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不求大红大紫。陈廷敬中进士时才21岁,比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还小。这么小小的年纪,进入老年官员当道的官场,必得先避开各种锋芒。只有先保全下去,才能在今后有所作为。”据记载,陈廷敬到晚年的时候,康熙皇帝评价他“卿为耆旧,可称完人”。《清史稿》中用“清勤”两个字评价他。清廉和勤勉,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不管时代和社会如何流变演进,做人、做事、做官的基本道理都是亘古不变的。”

在王岐山推荐之后,《大清相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王跃文表示不应该把领导干部推荐这件事做过度解读。“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领导同志把自己喜欢读的书讲出来,一则体现真性情,二来也推动了读书活动,让更多的人去读书,这是件好事。但如果说谁想通过看我的书,然后去学习为官之道,那有点扯淡。小说从来不是任何的教科书,更不是政治教材。”

说计划:乡村系列才是挚爱

3月21日深夜,刚到宁波的王跃文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明天下午在宁波天一讲堂讲座,刚才一进房间就领受了“下马威”,签一摞《大清相国》。但是,我多么希望有人让我签小说集《漫水》!那才是我的好小说。”相比大受追捧的官场系列小说,王跃文坦言,乡村系列才是自己的挚爱,奶奶是自己的文学启蒙老师。目前手头的工作,除了即将出版的《爱历元年》,下一个工作计划仍和家乡湖南有关。

王跃文新作《爱历元年》并非官场题材,而是通过一代人的情感经历和家庭生活经历,讲述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轨迹和心灵疼痛,有爱,有温暖,有救赎。有传王跃文花了六年时间创作此书,对此他回应称:“没有六年那么长啦,一直断断续续地写,电脑我一直带在身边,在最后的润色和调整结构当中,还没有出版。”王跃文坦言在创作的六年中,除了因事务缠身,小说本身在写作上也遭遇诸多挑战,“最近三十多年中国人的情感方式、精神状态以及灵魂深处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如何认识和厘清这种变化是很困难的事情,中国人在道德标准、价值标准等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另外,我在写这类小说时,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也受到新的考验。”

另外一个计划和中短篇小说集《漫水》有关,“我想把《漫水》写成一个系列,反映湘西近一百年的社会、人情、风俗的变迁。至少在我们的生命的这么一个时间长度里面,中国永远是一个乡村中国。乡村是对整个历史文化传统传承得比较完整的地方。”王跃文试图用乡村小说来引发大众对传统生活的回望,“老城镇里有里弄、大宅院,现在城市只剩下高楼大厦,一关门,我们所有的人都像蜜蜂一样生活在自己的洞穴里面,大家的生活没什么区别,这种城市生活很乏味。”

说清宫戏———

就像看着一帮死人跑来跑去

○我们常在有些电视剧里看见古人住店或吃饭结账时,拿出一个银元宝往柜台上一放,这是违背常识的。古人在日常流通中都用铜钱,吃顿饭犯不着掏个银元宝出来,除非吃了一顿好比现在花费几十万元的豪餐。

○比如电视剧里有官员在上朝的时候吵起来了,事实上朝廷有专门的礼仪官,上朝的时候只能和皇上讲话,彼此交头接耳都会立刻被鞭打。又比如琼瑶在《还珠格格》里面写容嬷嬷跑进屋里大喊“娘娘,出状况啦!”古人肯定不会这样表达。

○清朝大部分时期男人蓄辫子其实是只留头顶上一个盖子,四周都要剃得光光的。只有老人到快死的时候,才把后面的头发留着,为的是讨个吉利,叫“留后”。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清朝人,都是留后的。启功先生就说,看这种电视剧就像看着一帮死人在跑来跑去。

说“等”———

年轻公务员应该谦虚一点

在书中,王跃文将陈廷敬的性格和为官之道归纳为“等、稳、忍、狠、隐”五字诀。

王跃文说了个关于“等”的故事:陈廷敬刚刚进入朝廷的时候,在翰林院做翰林院学习行走,21岁。而他面对的都是一个个四五十岁以上老谋深算的的官场老吏。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在这种官场老手面前也只能等待,等待自己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抱负。如果硬碰硬,那肯定死翘翘。

传说宋朝的时候,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辙考进士时,名气都已经很大了,结果他们两个兄弟都做了进士,但是皇太后不懂政治,非常高兴,就说朝廷得了两个可以当宰相的材料。这话一说,苏轼两兄弟就在朝廷里面就成了众矢之的。苏轼两兄弟后来都没有做成大官,特别是苏轼,一辈子命运很悲苦,我认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过早地让人注意了。因为皇太后一说,他想等也等不了。所以说年轻人干公务员的,应该谦虚一点,好好的干事,不要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在领导面前,有时候要举重若轻,有时候要举轻若重。

《大清相国》将拍成电影电视剧

《大清相国》的剧本早于小说。剧本出来后出了一个规定,限制古装戏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播出,所以投资方就搁置了下来。而王跃文也重新把剧本改写成了小说。他透露,目前时机成熟,电视剧已经投入运作,电影也在筹拍中。

[责任编辑: 张卓栋 ]

相关新闻

甬城活动

更多

优惠折扣

更多

宁波影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