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草编:指尖上的旋律

中国宁波网·活动平台 来源: 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 14年01月26日 15:00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草编:指尖上的旋律

漫画 任山葳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草编:指尖上的旋律

余姚草帽非遗传承人赵鹏正在编织。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草编:指尖上的旋律

草编技艺多采用经纬编织的方法。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草编:指尖上的旋律

墨西哥草帽

7000年前,余姚河姆渡人就用苇编成用品,铺垫在干栏式建筑的地板上,类似于现在的凉席。这些草编制品,尽管质地有些粗粝,但胜在天然。余姚草编历史之悠久,由此可见一斑。

上世纪50年代,余姚曾是全国草帽生产最多的地方。农村妇女干完活,带完孩子,便点上油灯,坐在床头编织草帽,以贴补家用。那个场景,真是“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妇女们的十指上下拨动着干草,心手合一,轻重缓急,富有节奏,就像拨弄纤细的琴弦,抑扬顿挫的旋律从指尖铮铮传来。

如今的余姚草编,已经成为一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凭它是纯手工编织,就能称得上是石骨铁硬的“真家伙”。

婚后首个端午节前,丈母娘望女婿必备麦秆扇

余姚旧属越地,为绍兴府(会稽郡)所辖,古时绍兴地区历来为鱼米之乡,商埠和手工业发达。姚北滨海,自古就有植草和草编传统,草帽更是余姚的传统产品,每到夏秋时节,便成了农民下田劳作的遮阳物品。

当时,余姚曲塘、庙后桥、潮塘、长河(现属慈溪)皆有凉帽行,尤其是长河一带,那里几乎每户人家的妇女都以编织草帽为副业,一路走来,满耳尽是“窸窸窣窣”的编织声,妇女们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熟练地编织,成为当时一道特有的乡俗风景。

草编原料多为就地取材的早稻草、麦秆芯、碱草。用早稻草编织草鞋、草包;用麦秆芯编草帽、扇子,也有用碱草做草帽的,那时男人下地种田,戴的都是妇女编的草帽,款式粗朴,戴上去透着股憨厚敦实劲。

余姚市非遗办的沈信标老师说,过去,余姚有一个习俗,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天,一般是端午节前几天,父母要去女儿女婿家看望,称为“望夏”。

望夏的礼品,是一路挑担过去的,多是一些夏令避暑用品。除了蚊帐、草席外,必不可少的就是麦秆扇,而且数量要达到数十把,甚至上百把,女婿家的亲友邻舍都要分到。阔绰点的,整个村庄都要分遍,此种传统体现了长辈对小辈的关切和慈爱之心。

“望夏”只有一次,第二年起就不再送夏了。这望夏可以说是一生一次,这样的习俗以送麦秆扇来体现,可以看出余姚人对草编制品的挚爱。

一顶帽子捐出一厘钱,攒起一所小学

余姚当地有句民谣:“姚北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棉花是衣裳的原料,白盐是饮食必不可少的调味,能与棉花与白盐相媲美,足见草凉帽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那个年头,长河一带妇女编织草帽蔚然成风。街坊邻居碰到时,也会问一句,“今天编了多少?”

因为草编技艺讲究耐心细致,心手合一,因此多为女工所制。女儿跟母亲学,姐妹之间互相切磋,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上世纪20年代是余姚草编最鼎盛的时期。整个余姚,最多时有一万多名妇女参与编织,200余家草帽行,年产草帽210万顶,应了那句“乡村无闲女,个个织帽忙”。

一大早,全村的妇女都排队等候在草帽行前,领取草编原料。乡间小道,随处可闻淡淡的席草清香。妇女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盘腿坐在床头,十指上下拨动着干草,娴熟而流畅。

傍晚,在村口的收帽摊,把妇女们编织一天的劳动成果收回到草帽行,上秤,再按称重发放工钱。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陈慧慧 ]

相关新闻

甬城活动

更多

优惠折扣

更多

宁波影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