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祭灶节旧俗:灶余弄饴过小年

中国宁波网·活动平台 来源: 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 14年01月20日 09:07

宁波祭灶节旧俗:灶余弄饴过小年

主讲人 郑建军  中学高级教师,镇海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宁波市文化研究会会员。

宁波祭灶节旧俗:灶余弄饴过小年

宁波祭灶节旧俗:灶余弄饴过小年

宁波祭灶节旧俗:灶余弄饴过小年

①灶君像

②旧时的灶跟间(厨房)

③宁波特有的“送灶团”

腊月廿三“祭灶节”在望,宁波民间把这一天也叫做“送灶节”、“辞灶节”、“小年”、“小年节”、“小年夜”等。按宁波旧俗,腊月廿三灶神临行前,家家早起,将应市祭灶果品罗列灶前,入夜焚香饯祖。“祭灶果”是祭拜灶君供品中的“重头戏”,祭灶时分,备供灶糖、灶马及供灶马吃的草料,外加一盆熟黄豆和一杯清水。香烛元宝、焚香祷告毕,小孩分食祭灶果。

据1890年1月27日《申报·白门饯腊》载:“宁俗于嘉平之二十三日相率祀灶,小儿女咸谓是日灶君上天奏事,先期有住持香火僧,沿门馈送灶疏,以答灯油月米之布施。自是而后,乡人无催租之扰者,多挟其土之所出来城,料量年事,霜收鸟桕,晚熟红莲,彦伦秋末之菘,仲卿漂余之麦,大担小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面生意,凡有关于柴米油盐七字者,无不人多于鲫,柜上拔来报往,几于应接不暇。此外,如糖果香纸之类,亦都视寻常之贸易,维倍盖朱红盒子香火案头,为人生在世必不可少之酬应,就使长斋,如苏晋冷突,如袁安,亦未必不听爆竹声,欣欣然作岁除之色也。”“白门”:普通人家。“嘉平”:腊月别称。“彦伦秋末之菘”:周颙,字彦伦,隋朝人。据《隋书志》载:“文惠太子问(周颙):‘菜食何味最胜?’(周颙)答曰:‘春初旱韮,秋末晚崧。’”《本草纲目》:“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宁波人也称“茭菜”。

时过境迁,社会进步,现在甬城家家都用上了煤气灶,祭灶的习俗日渐淡化,市面上灶马早已难觅踪影,但祭灶果香甜依然如昔,商家也要为此竞争一番。

宁波民间“小年夜”的节日观念犹存。“小年夜”有别于“大年夜”,它是除夕、春节等一系列大节的前奏。小年时分,过节的氛围逐渐浓厚,从这一天起应该就算是进入过年时段了。

灶跟间

“民以食为天”,灶间这地方事关全家的吃喝。过去在以柴爿、花秆、麦秆、稻草为主要燃料的年代,宁波农村几乎每家都有一座烧饭做菜用的老灶头,庞大的灶身像一头老水牛,蹲在灶间一隅。灶台齐腰高,二三平方米。大灶用青砖、贝壳煅烧的灰泥砌成,灶分“两眼大灶”、“三眼大灶”或“四眼大灶”,灶台上依次埋着尺四镬、尺六镬、尺八镬,几口大镬按大小平行排列。镬与镬之间嵌有铜制的汤锅,铁镬是四面受火,汤锅单边受火,是利用灶镬洞里的余火来炖水的。汤锅的热水可烧菜,也可供一家人洗脸。灶面用灰泥刷成,由于使用年代久远,被揩得油光水亮。灶沿用朱漆木条围,弯曲犹如七星。故老式大灶又称“七星灶”。

生火做饭烧柴禾时,浓烟顺着灶镬洞凹处弥漫入烟囱暗道,L形的空心烟囱直达屋顶至屋外。屋顶上炊烟袅袅。烟囱横道,摆满油盐酱醋瓶瓶罐罐。灶台上有从屋顶椽子吊下来的木架,摆放着羹架、高镬盖、中镬盖、平镬盖、镬铲、瓢、镬勺、铜料勺、筲箕等烧菜煮饭的炊具。宁波谜语“有盖无底桶”就是指灶头上的锅盖。紧挨大灶边的,与灶台齐的,有张桌子,用来切菜斩鸡,叫“斩桌”。旁边有一只火缸,叫“灶沿地缸”,火缸的草木灰中安置一个黑色的小口大肚的甏,俗称“茶甏”。甏里盛有水,时间一长,甏里的水暖了,便是一家老少的饮水。大灶烧尽的炭火,铲至火缸内,外裹稻草结、砻糠,柴草末子,俗称“生料”,隔夜煨出来的青豆汤、赤豆粥、绿豆粥等,香气盈屋,软糯浓稠。火缸还可以煨番薯、煨年糕,味道极佳。

因为有大灶在,灶间俨然成了旧时一家人最重要、最温馨的地方。宁波人称只会在家里耍赖,一到外面就老实被欺的小孩叫“灶跟无赖”。宁波老话:“做生活人看地头,内客人看灶头”,指灶头干净与否,是衡量家庭主妇能干与否的标志。

上世纪50年代宁波使用煤球炉的居民日增,城区煤球厂应运而生,老式灶头开始受冷落。60年代至70年代,因煤饼炉比煤球炉更方便,省时省力,受到居民青睐,煤球炉开始被冷落。70年代末瓶头煤气悄然兴起,在老式的灶台上安放煤气灶,煮菜烧饭,方便干净。此后微波炉、电饭锅、脱排油烟机等新的灶具、灶柜、炊具等相继进入灶间,成为居民新宠。近年来管道煤气通往灶间,灶间设施日臻完善。

如今,如果让年轻人去参观农村老房子里的旧灶间,他们一定会指着老式灶头、汤锅、火缸、茶甏惊奇地问:这是啥东西?派啥用场?

灶君菩萨

灶君,又称灶神、灶王爷、司命灶君、火灶公等。古代宁波,上自州官,下至庶民,几乎家家灶间的灶台上都设有灶君神位。一个亭子似的小小的“福德宫”,神龛内贴着灶神像,供着灶君菩萨,人称“祝融”,或称“灶王爷”。别看他官不大,他却“掌管”着一家人的命运、祸福。

家中诸神最低调的神仙恐怕就数这位灶王爷了。人家菩萨都泥塑木雕,镶金镀银的,灶君很简朴,只有用红漆木板制作的神位或一张印有他老人家尊容的彩纸粘贴在神龛里。或者干脆用一张小红纸写上“司命神位”,供奉于厨房灶台上方。考究一点的,神龛最上面镶有半弯形横额,中有“司命府”,或“东厨司命”,两旁印有“上天奏好事,下界降吉祥”字样,横批:“一家之主”。横批之下为灶君神像。灶君慈眉善目,袍服端坐,众童绕膝,很有亲和力。

相传灶神夫人早逝,儿女均亲自抚养。灶君很容易侍候。平日里,逢初一或月半,屋主只消供一炷香和一杯净茶,他便笑纳。宁波老话“灶王爷本姓张,无事不烧三根香”。如家里临时出了点事,或预感将有什么灾祸、小孩久病不愈等,“临时抱佛脚”,香加到三炷,茶添到三杯,祈求保佑,逢凶化吉,他总是有求必应,使一家人好歹能平安度日。他脾气也很好,宁波的大人常常数落小孩:“看你的脸脏得像灶君菩萨介”。宁波人遇到问人问题依然无解时,会说:“问你还是问灶君菩萨好”。讲到本地美味佳肴诱人,会讲“狗腿烤烤喷喷香,灶君菩萨落来张(张:张望)”、“荠菜马兰炒年糕,灶君菩萨也馋唠”。“灶君菩萨倒头贴”,倒头:上下位置颠倒,比喻规矩颠倒。灶君度量很大,这些话无意间是对他老人家的大不敬,他却任人调侃,乐呵呵地权当没听见。

灶神爷掌管人间烟火,自然被供奉在厨房的灶火旁边。宁波人唐弢这样描述道:“灶君是一位好好菩萨,长年坐在火坑上,鼻子对着烟囱,好比口衔烟斗。眼看脚下一碗荤一碗素地煮好,端出,甜咸酸辣,味道也尽有好的,他却没有份;但人们吃了以后。万一肚痛起来,却还得怪他,不是说‘肚痛埋怨灶君’吗?”

往昔乡村灶间,并不天天打扫,一年烟熏火燎下来,难免灰土满面。宁波老话形容小孩邋遢的吃相,嘴边沾满食物,会说一句:“像灶王屁股介。”一到年终,宁波人要将灶堂上下打扫干净,粉刷得雪白。廿三那天,阿娘(祖母)要给小孙子猜宁波特有的谜语:“小小一座庙,菩萨年年调。”谜底是:灶君菩萨。灶王爷的神像是腊月廿三拿下烧掉,用宁波话讲是“送走”;大年三十晚再贴上新的神像,用宁波话讲叫“请回来”。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卓栋 ]

相关新闻

甬城活动

更多

优惠折扣

更多

宁波影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