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帮”特别钟情于“元青花”、“汝窑”等国宝,“元青花鬼谷子拍了2.3个亿,接下来古玩市场上到处都是鬼谷子,汝窑葵花洗拍了2亿多港元,市场上的汝窑也迅速多了起来……”造假盛行,自然是因为有市场。
来本报晒宝的读者,也曾拿来不少“元青花”和“汝窑”,初入门的读者,还是应该放低姿态,摆正心态,毕竟这留存于世的“国宝”少之又少,但有年份的民窑小件还是十分常见的,先学起来,再往高处走吧。
赝品考眼力,也考验心理素质
深陷“国宝”怪圈的藏友不少,然而即使是入对了圈子,也难免不在“赝品帝国”里栽跟头。
藏家维军(化名)跟记者说了这么一桩事:一日,有朋友神秘兮兮地来找他,说是最近淘了件成化的青花盘子,一定要他同往鉴宝。成化的盘子,斗彩自不必说,青花也是了不得的。“维军”立马兴冲冲地跟着他走了。
盘子一亮相,维军的眼神立马黯了,问一句:“到不到成化?”朋友答:“康熙仿成化!”言语中仍透着自信。
维军又问:“到不到康熙?”朋友又答:“光绪仿康熙!”语气依旧斩钉截铁。
维军再问:“到不到光绪?”朋友接着答:“民国仿光绪!”
维军“咬定青山”:“到民国了吗?”朋友终于泄了气,赔笑道:“实不相瞒,这回买‘瞎’了……”
其实,类似的“拉锯战”在古玩圈子里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买卖古玩不仅是一场眼力的考验,也是一场心理的博弈。
“话说回来,即使是最权威的专家,也不敢对一件古董给出绝对的判断,或者可以这么说,越是有实战经验的专家,越不会给出百分百的肯定结论。‘赝品帝国’古来有之,其中不乏一些大家、名家也在模仿前人,这种赝品也算是有价值的古董。我还曾看到过一张所谓的清明上河图粉本(初稿),纸都是老的,估计是古人造假的‘杰作’。怎么判断,基本的一条是———古人造假仿真度低,都是凭记忆和技艺而做,现代人造假仿真度高,高科技之下几乎能够做得一模一样”。维军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