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塘溪镇童村邹谷童氏家训

来源: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2016-11-17 编辑:陈慧慧

  家训精选

  “奕载诗书甲第”:世世代代要熟读诗书,成为饱学之士,参加科举考试要考取第一名,争取状元及第。

  “中和亿祀云扔”: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亿年有福。

  “参赞经纶位育”:从小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要以参与、协助、管理国家大事的高标准要求自己,长大后一定能各得其所。

  “家齐国治均平”:即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风故事

  “德音是茂”童梅芳

  邹谷童氏的木莲藤里房后裔(俗称祖堂下),繁衍到21世童宗一长子之后, 25世的童载斌时期,“田家有子皆知学,仕族何人不绩麻”的耕读世风已深入人心。26世诗绪,27世书礼,读书做官之心迫切,父子两代都先后捐钱要了个“国学生”的称号。

  童诗绪生来聪明,大概学过《九章算术》之类的算术书,精于算术,能用一些纽扣做很多复杂的算术题。他一生勤劳农耕,其妻又以节俭持家,养猪养鸡,开始积累了一些钱财,家境逐渐富裕起来,并陆续买进了一批土地,最多时达到100多亩。在财富增长相对缓慢的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勤劳俭朴、奋发图强,是普通家族逐步发展、渐成望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童诗绪可谓人财两旺,他生了五个儿子,成家后分别以温、良、恭、俭、让为房名。诗绪公不愧为“国学生”,这出自《论语,学而篇》的“温良恭俭让”,是孔子的学生子贡颂扬孔子的话,在当今中国社会,一个公民如果能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质,应该说这个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兄弟中最年少的一个、邹谷童氏的27世孙书礼,成了让房的主人。在分家产的时候,因为母亲当家,特别厚爱小儿子,竟分得了50亩土地的一份大额家产。书礼因患眼病,不能下田劳动,就雇了一个长工,农忙时再雇几个短工。

  不想书礼开始接连生了两个女儿,这实在让他着急。《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用白话解释就是:见父母有过错不提醒指出,一味顺从,使父母陷于不义,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身为人子,不去谋个一官半职,挣得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三种不孝行为中,以没有男孩,断绝后代为最严重。

  清同治八年〔 1869〕童书礼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邹谷童氏的28世孙,让房的第二代主人童兆甲。童书礼把童氏家族几代以来的读书求功名以光宗耀祖的希望,全寄托在这个“兆甲”身上。他变卖了一部分土地,凑足学费,亲自将儿子送到县城宁波的县学读书。童兆甲读书用功,不负众望,在院试中果然中了秀才,并且有了文人名号,讳士奇、字树庠、号梅芳,童村人习惯称秀才兆甲为梅芳先生。

  梅芳先生一连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兄弟姐妹一共八个。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树人,就要办学,梅芳先生办起了私塾,其名叫树庠,树:树立、建立,庠:学校,树庠就是建立学校,责无旁贷。这个私塾,既是家塾,又兼有族塾、里塾、义塾的性质,它除了教育自己的五个孩子外,还收受本族、本村的农家子弟,也接收童夏家、上周岙、白岩头、沙家等邻村的孩子来就读,对个别家境贫寒的学生还减免学费。梅芳先生按照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先后对五个儿子和众多学童进行了严格的私塾启蒙教育。

  梅芳先生的这一举动,在整个家族的发展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改变了“让”房童氏后代的前途命运,而且也改变了童氏其他裔孙的命运。文化在于积累,文明在于传承,这个农民的家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五世其昌,29世“第”字辈,长子童第锦、次子童第德、三子童第谷、四子童第周、五子童第肃,个个成才,可谓“五子登科”。至30世“中”字辈、31世“和”字辈,三代人里竟出了20多个高级知识分子,而童村这个小山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教授村”。

  梅芳先生的生平事迹,在《鄞县通志,文献,人物,方闻》中有如下记载:

  “童士奇,字树庠,清诸生。一应省试,即弃业不赴,曰:‘是士君子立命之道耶? ’为人和易,然人与接者不敢以非礼犯。每相语曰:‘童先生,温温长者,未尝督过人,顾吾辈畏之,何也!’光绪末,始行地方自治制,士奇被推为乡正。乡有兴革,惟士奇言是从。精《易》理。年四十九,一日微不适,遍召家人至,诲以孝友、任恤之道。既已,促家人食曰:‘不食,即日中,汝食,不下咽矣。’至时,果卒。”

  上文《鄞县通志》对梅芳先生的生平事迹的记述虽然十分概括、简洁,对他的评价却十分精当、正确。他是一位温温长者,但不言而有威;他是一乡之长,百姓言听计从。这是因为他兴办私塾,严格教育,教化村民,造福乡里,是因为他品行端正,乐善好施,一身正气,仗义执言。

  梅芳先生逝世于1917年农历八月廿日,墓穴坐落在童村一个叫无底坑的山谷里,牌坊正中的匾额“德音是茂”四个字,是蒋中正所题。

  兄弟接力滚动培养

  儒家学说的长期熏陶,使童氏“让”房牢固地形成了“孝悌”思想。 “孝”,是指对父母要孝敬、孝顺。“悌”就是敬爱哥哥,爱护弟弟。童村人称赞“让”房五兄弟是“做阿哥像阿哥,做阿弟像阿弟”,兄弟妯娌之间互相敬爱,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兄弟团结,相承接力,滚动培养,循环资助,这是经济并不十分富裕的“让”房五兄弟相继成才的一条重要原因。

  1894年,梅芳先生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取名第德,字藻荪。第德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过人,三四岁就能背很多古诗词。稍大,父亲梅芳先生就叫他学对对子,开始写文章。

  如果说梅芳先生传承了童氏让房一派的家学渊源,那么“让”房第字辈的五兄弟中,最得父亲真传的应该是童第德。这个后来成为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俞鹏飞的机要秘书、解放后任中华书局编辑的工古文辞的学者,从小就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旧式的教育、儒家学说的熏陶。

  1905年,慈禧太后废除科举考试,断了童第德考举人、进士的前途。第德小时跌断过腿,形成跛脚,梅芳先生看他肩不能扛、腿不便走,没法参加务农劳动,读书才是唯一出路,就把他送到宁波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念书。

  老二第德在宁波师范毕业后,梅芳先生打算安排他到咸祥的球山书院任教,家里十来口人,希望他能教书赚钱,以增加收人,减轻负担。没想到受过师范教育的第德,求知欲更加强烈,当小学教师已不是他的理想追求,他希望能继续深造读大学,以便将来谋个更好的职业。

  当第德向父亲表示想去考由京师大学堂改名的北京大学时,梅芳先生感到既突然又为难。眼看第德已经能赚钱了,现在要到京城上大学,不但没有了教书的收人,而且还得支付一笔巨额费用。再说长子第锦,一直帮着主持家务校务,帮着他务农教私塾,帮着他养育兄弟姐妹,连中学也没让他去读,现在如果再让第德去念大学,自己也似乎觉得对几个儿子摆得不公平、有偏心,对不起长子第锦。

  但看到第德的愿望非常强烈,梅芳先生只好去和长子第锦商量,不料,第锦表示支持,他对父亲说:大弟能读大学是好事,大学毕业后能赚更多的钱,将来他的地位也会不一样,对全家有好处,应该让他去。父亲一向器重大儿子,听了他的话觉得不无道理,于是不惜血本,咬紧牙关,卖掉了在奉化松岙的20亩水稻田,作为第德去北京读书的费用。土地从来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梅芳先生此举,开创了童村人不惜血本、重视智力投资的先河。

  童第德毕竟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打下了扎实的文科功底,他越过北大预科,直接考人北大文科。录取报单送到童村,这个小山村着实热闹、风光了一阵子。大家都为梅芳先生高兴,认为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个童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其学问、地位,一定会超过他的秀才父亲了吧! “让”房着实了得。

  1917年父亲逝世时,童第锦32岁。长子如父,第锦挑起当家教育弟妹的责任,几个弟弟对这个大哥敬重有加。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如果说兄弟五人,老大第锦、老二第德基本是由父亲出资培养的话,那么,父亲过世后,做弟弟的老三第谷、老四第周、老五第肃的上学经费,基本上由做哥哥的来资助承担。兄弟五人,生活俭朴,妯娌团结,节衣缩食省下钱供兄弟读书,毫无怨言。

  童第德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宁波省立第四师范任教。当时中学教师地位很高,第一年教课,工资30元一月,以后就每月100元钱。老三第谷和老四第周都受到他经济上的帮助才上了学。

  童第谷原先考进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管穿、管吃,毕业后当小学教师〕,后来又转到杭州念法律高等学校。1923年在浙江省杭州政法专门学校政治经济科毕业,毕业后任宁波商业学校教员、农业银行总行总务处处长等职。

  老三童第谷继承了二哥第德在求学、求职、为官中的开明做法,在童家子弟的求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930年9月,他支持四弟第周出国比利时深造的决定,在农业银行筹借了1500元钱,作为弟弟的出国费用。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支持五弟第肃和侄儿侄女的求学、求职。抗日战争时期,江浙一带被日寇占领,第谷随民国政府一起移居陪都重庆。当时五弟第肃丢掉了工作,大哥第锦、二哥第德的几个孩子也都到了重庆。时任中国农业银行总务处处长的第谷承担起了他们的生活和上学费用,倾尽全力支持他们完成学业。抗战胜利后,这几个侄儿、侄女都说:当时多亏三叔资助,不然,我们都得流亡辍学。

  滴水穿石效实奇迹

  1908年,童第周7岁,父亲开始让他读书识字。一天,童第周在屋檐下玩“造房子”的游戏,看到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 ”父亲笑着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作座右铭。童第周从“滴水穿石”中汲取的是坚韧和毅力,他懂得了在以后的坎坷求学和科研道路上,更重要更需要的是奋斗和努力、是拼搏。

  1918年8月底,童第周跟随二哥,告别童家岙,进入宁波第四师范学校,接受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知识,深深地吸引着童第周,因为在童村的私塾里,不论父亲梅芳先生,还是长兄童第锦,他们都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读了一年预科后,童第周可以进入正科一年级学习了,但他改变主意不想学下去了,他向大哥提出要去报考效实中学。

  宁波效实中学创办于中华民国元年,即1912年2月3日,是1911年辛亥革命带来的产物。效实中学的教学质量从创办开始就一直很高,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几乎个个能考上大学。学校创办的第二年,就有四名学生跳级考入了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因此在办学的第六年,即1917年起,上海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等先后同效实中学签订了永久性的协议:凡是效实中学的毕业生,全部可以免试进入这些大学学习。效实中学因此成了宁波最负盛名的私立中学,谁家有孩子能上效实中学读书,家长都感到脸上有光彩。但效实中学的学费昂贵,并且人学考试非常难。

  1920年9月,童第周如愿以偿,考入了效实中学。不过,他的考试成绩是倒数第一。一个班级共12个人,论年龄,他最大,他穿着土布衣衫,胆怯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因此,进入效实第一学年,是童第周最困难的一年,也是最努力的一年。教科书全部是英文课本,老师用英语讲课。代数的教学已快结束,他拖下了一大段课,老师讲课,童第周什么也听不懂,几何更是一窍不通。教英语的老师只让学生记下英语课本上的页码,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然后回家自习。第二天上课就用英语提问,每天问到童第周,他总回答不出来。一学期来,尽管他早起晚睡,刻苦努力,第一学期的成绩报告单上的成绩,除了语文及格外,其他科目都不及格,平均成绩只有45分。

  童第周需要补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一个只有私塾底子的人,虽然又在师范读了一年预科,但一下子要跟上中学三年级的课程,确实太难为他了,何况这不是一所普通的洋学堂,而是以严教高质著名的效实中学。

  “男儿有泪不轻弹”,看到这样的成绩,童第周百感交集,虽然个性挺倔强,他还是伤心地哭了:母亲熬夜为我缝制一身土布新衣服,大哥充满希望地亲自送我到学校,二哥从薪金里省出来供我上学,一家人节衣缩食,含辛茹苦送我上学,我考得这样差,怎么对得起亲人们!又想到某些人平时的冷嘲热讽,难道真让他们说准,我得留级或退学……不,我一定要跟上去,并要超过他们!童第周擦干眼泪找到级任老师(班主任)蔡曾祜先生,又去恳求陈夏常校长:“让我再试一学期吧,如果再不及格,我自动离校。”校长十分担心地对他说:“下学期如果总平均分数再不及格,那就不准留级,只能退学了。”童第周回答:“一定努力赶上去。”这是对校长的承诺,更是给自己的增压。

  第二学期开始后,童第周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看书。每天晚上九点半,熄灯钟声敲过后,别的同学回寝室睡觉去了,童第周的床铺仍空着,他一个人偷偷地在光线暗淡的走廊路灯下继续看书、做习题。学监来查房,看见他在路灯下看书,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了。一天晚上,蔡曾祜先生访友回校,已近半夜。隐约看见前面路灯下蹲着一个人,他以为是小偷,等到走近,那人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是全班成绩最差的童第周,请允许我延长学习时间。”蔡老师很是震惊,教书多年,从没有听到学生这样坦诚的自我表白,童第周正在专心致志地解几何题。蔡老师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童第周,已经12点了,该休息了……”

  事后陈夏常校长同意,破例允许童第周在教室里延长夜自习时间。

  第二学期数学转到几何学,期末考试后,蔡老师第一个批改童第周的试卷,一题一题批改下去,直到最后一题,竟毫无差错,他连声赞叹:“太好了,太好了。”擦了擦眼睛,又仔仔细细地审核了一遍,打上了一个100分,并向同事们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这学期,童第周的各科总平均成绩在70分以上,蔡老师对全班同学说: “当我看到童第周插班考试的几何成绩时,曾经向校方建议:这样的同学,如果跟班有困难可以考虑留级;现在我要推翻原来的建议,提出另一个方案:像童第周这样的同学,即使期末考试仍然不好,也不要让他留级。因为,他在学习中,付出了比一般人几乎多一倍的劳动,总有一天,他会取得相应的进步,赶到前面去!”在老师的鼓励指导下,第二学年,他不但几何继续进步,英文也能较好地听听写写了,物理也过关了。到四年级期末考试时,他的总成绩已名列全班第一。

  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滴水终于穿石!效实出现奇迹!

  陈夏常校长很满意,无限感慨地对童第德说:“我当了十几年校长,第一次碰到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对于这段经历,童第周晚年回忆时这样总结:“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文化传承启蒙贺学

  进人21世纪后,童村人一如既往地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2013年,鄞州区首批19个村级文化大礼堂建成,童村名列其中。

  在形式多样的文化礼仪活动中,有一项活动别具一格,这就是每年8月底,在文化礼堂举行的“开学启蒙、金榜题名贺学礼仪”。例如2014年8月22日,即将人读一年级的童村11名新生和4名即将上重点大学读书的准大学生,集中在一起。首先由4名准大学生向弟弟妹妹们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接着举行启蒙礼。孩童们穿着“博士服”,行了拜师礼,再由94岁的原赤堇小学老校长童中方老师给每个孩子额上点朱砂,寓意孩子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然后孩子们齐心朗诵《弟子规》,诵完,从大学生哥哥姐姐手中接过了“智慧笔”和“聪明蛋”。最后,由几位童村老人手把手教孩童用毛笔写下“人”字,并语重心长地说:“一撇一捺,记得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明末设立私塾后,童村就有举行“启蒙礼”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并不断创新,在启蒙礼的基础上加人贺学礼新元素,是童村人的创新之举。既鼓励大学生在新环境中学有所成,继续深造,又激励新人学的孩童学有榜样,好好念书。真令人大开眼界。

返回活动首页

宁波农村文化礼堂(宁波网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6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