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龙窑 潜龙在渊 水库下的千年遗址初现真容

中国宁波网·活动平台 来源: 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 14年03月12日 09:01

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有个三圣殿水库。今年年初,因堤坝年久需要维修,水库存水被陆续放光。

惊喜出现,一座龙窑遗址现身了。

昨天,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经过他们的初步考证,确认这座龙窑遗址的存在年代为五代—北宋。

从遗址里找到的碎片来看,千年前生活在镇海区域的宁波人,已经用上挺精美的瓷器了。

水库下的千年遗址

半个世纪来初现真容

其实,早在2007年,镇海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就曾在三圣殿水库边沿山坡上发现了大批散落的匣钵。

匣钵,泥土制成,是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和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就是匣钵。

看到匣钵,当时工作人员就判断,附近应该有烧制陶瓷器的地方。只是具体在哪儿,不能确定。

直到今年年初,三圣殿水库因为堤坝维修放光存水,住在附近汶溪村的村民发现,干涸的水库库底,堆积着星星点点的陶瓷碎片,还有类似水仙钵一样的东西,看起来年代很久远的样子。

热心村民将信息辗转提供给了镇海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实地勘察。

很快,大量的窑具瓷器的堆积层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眼前——长50米,宽30米,厚度达5米。

这一情况立即被汇报到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所派出专家到现场勘察鉴定。之后,水库底龙窑遗址被发现——南北走向,斜度15度。

镇海区文保所工作人员介绍,三圣殿水库修建于1958年,当时建造者没发现这些陶瓷碎片。

真要庆幸有这次修水库堤坝的机会,我们才能得见遗址真容。

不过,可能是因为当初水库建造取土的原因,这座龙窑遗址遭破坏的程度较严重。目前只能初步判定遗址长约七八十米,宽度无法估计。

最早出现于商代的龙窑

是祖先了不起的发明

龙窑,又称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商代。

东汉晚期,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明代以前,南方产瓷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广泛采用。

宁波市文保所的王力军告诉记者,龙窑是祖先了不起的发明。它利用了“热气顺着地表往上走”的特征,不用建造烟囱,只用附近的黄土青松和水源当基本原料。而且龙窑依山而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浙江一带多丘陵,土地少的环境特征。

在建筑工艺上,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它的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既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所以有说法称,龙窑是青瓷摇篮。另外,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

一般来说,龙窑的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三圣殿水库的龙窑遗址,目前整个窑室只能大致看出一些框架痕迹,不过工作人员说,窑头的火膛残壁有被烧红的砖块和黑色的窑土,熏烧痕迹非常明显。

专家推断

这个遗址年代为五代到北宋

昨天,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勘探,他们初步确认三圣殿水库的龙窑遗址,存在年代为五代到北宋之间。

这个年代区间是怎么确定的?工作人员说,主要是看遗址上发现的器物。

在遗址上,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盏托、碗碟等生活用品和匣钵、垫圈等窑具,这些器物不少做工精致,外形完好。

这其中,匣钵特别多。

工作人员说,有大量的匣钵出现,说明当时至少已进入五代时期了。因为五代之前,烧制瓷器,都是直接将碗等器具放在火上烧,碗很容易破裂,烧出来的次品也很多。

遗址现场找到的瓷器次品少,也说明那时烧制瓷器的水平挺高,瓷器的样子也挺精美了。

另外,考古专家说,现场发现的瓷器碎片,大多是青瓷,这让他们把存在年代的下限定在北宋时期,因为青瓷烧制的发展鼎盛时期正是到宋朝。

目前,镇海三圣殿水库龙窑遗址还处在原址保护状态,没有进一步的挖掘,下一步具体的工作安排还在研究中,想知道遗址更精确的年代,仍然需要等待了。通讯员 虞永杰 陈饰 记者 段琼蕾/文 通讯员 虞永杰/摄

[责任编辑: 张卓栋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