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载重7500吨级“铁利马尔”和“开皮马尔”两轮,在减载至5000吨后,曾进出甬江,此为历史上进出甬江的最大船只。
1959年6月姚江大闸建成后,从此运河姚江段成为一个河道水库,致甬江潮流量骤降,随潮而入的泥沙未能全部被落潮潮流所携带,遂逐日沉积于河床,泥沙在甬江运河航道中严重淤积。自1959年至1981年总淤积量3168万立方米。进出该航道的最大船舶系3000吨级的甬申航线客班轮和远洋货轮。
西起余姚丈亭,经慈江闸、化子闸、骆驼至镇海的人工河道,全程49公里,其中流经镇海境内的河段被称为“中大河”,是浙东运河的辅线。作为潮汐、台风等特殊天象产生、甬江主线停运时的备用航线。
大运河南端第一城:镇海城
从镇海甬江出海口、姚江交界至曹娥江,沿大运河(宁波段)主航道,镇海县城从建城选址、布局及功能定位也与运河有关。镇海城是自东海进入浙东运河甬江主航道,也就是进入京杭甬大运河的第一个县城,因此被称为“两浙门户”、“郡之咽喉”,在镇海建关设卫是当时军事形势的需要,也是因为镇海是大运河入海口,又是对外贸易重要口岸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
唐乾宁四年(897)吴越王钱镠于运河甬江航道入海口设置望海镇,垒泥为城。城周长450丈,濠河300余丈。古时浙东运河沿岸不少市镇,就其规模或经济地位而言,往往超过其自身建制级别,望海镇直隶于浙江东道。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升为望海县(镇海),为建县始。宋嘉定八年(1215年)县城设通利、乘安、亨济、和丰、宝山、柔远、清晏等19个街坊,街坊的命名凸显了运河、通商、关防等的城市特色。元代大德八年(1304年)设置定海(镇海)千户所。
明代洪武20年(1387年)朝廷派信国公汤和赴浙东沿海拓建定海(镇海)卫城,城以巾子山作砥柱,向西依唐代海塘旧址而筑。以条石筑城墙,气势雄伟,为中国沿海第一关城。1560年定海(镇海)卫城之上再建瞭敌条石城“威远城”,位于招宝山顶。这种“城上建城,逐层瞭敌,彼此守望”的独特城防格局,为国内所仅见。其石砌城防建筑规模之宏伟为全国关城之首。